分享缩略图

黑料每日最新:黑料每日最新爆料与吃瓜内容全解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完善准黑料每日最新:黑料每日最新爆料与吃瓜内容全解析境(产经观察)

2025-05-29 04:43:34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图为电动垂直起降器正在试飞。

顾 勇摄

图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

朴希鹏摄

图为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场景。

周凤义摄

前不久,《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更加优化。

2018年,我国正式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7年多来,这项制度发挥了哪些作用,为广大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政策利好?本报记者走进安徽、海南、云南三地进行了采访。

——编 者

安徽优化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等市场准入环境

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徐 靖

“嗡嗡嗡——”位于安徽合肥骆岗公园的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里,一架8轴16旋翼的电动垂直起降器腾空而起,环绕一圈,又精准停回原处,引得现场观众不时欢呼。这台“空中的士”属于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今年3月获得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用好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平台,畅通产业体系、创新资源、资本要素、应用场景、制度政策等,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2年11月,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以下简称“国先中心(合肥)”)正式设立,目的就是为了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更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国先中心(合肥)执行主任程羽告诉记者。

一方面,高效配置市场要素。

“对于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应用场景十分重要。然而,空域资源、通信频段等都涉及市场准入问题,过去,企业很多时候需要多头对接。”合翼航空公司总经理李晓娜说。

依托国先中心(合肥),合肥市在骆岗公园规划建设一批先进性、模块化、大集成的“超级场景”,实现多种无人装备的统一平台管控,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有了场景驱动,我们的产品可以在飞行中积累经验、改进技术,为后期商业化运营提供支撑。”李晓娜说。如今,在骆岗公园,外卖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农业植保巡检飞机、无人驾驶观光车等诸多科技成果正加快落地。

另一方面,探索规范市场环境。

新业态新领域往往处在快速发展期,创新主体多元、技术迭代迅速、发展路径多变,难以用传统的市场准入方式进行管理。

以低空领域为例,过去相关企业尽管可以设计和生产飞行器,但由于准入限制,难以实际运营,这就需要修改相关规则,完善管理制度。对此,国先中心(合肥)联合中国民航局、合肥市政府和相关企业等,共同成立安全监管联合办公室,细致梳理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各类责任主体的权责划分,为相关企业运营低空飞行器创造了条件。

“行业起步期,联合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制定标准规范,才能更快明晰行业监管部门、经营主体、属地的权责,让技术标准更明确、制度体系更健全。”程羽介绍,两年多来,中心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效率优势,重点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城市等领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先中心(合肥)的探索还在继续。目前,中心已经吸引全国近100家企业前来开展低空智联网装备试验。

今年4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其中,依据已出台的法律、行政法规等,纳入部分新业态新领域管理措施。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除外)”被纳入清单。

“新版清单将使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对于未来,李晓娜满是期待。

海南简化商业航天领域市场准入审批流程

让商业航天发射驶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 王云杉

3月12日凌晨,海南省文昌市,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点火升空,以“一箭十八星”方式,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继去年11月30日二号工位首发成功后,此次一号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了双工位发射能力。

据了解,目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全力推进二期项目建设,预计2026年底实现发射。新建的三号、四号发射工位年度发射能力合计将不少于32次,4个发射工位的设计年度发射能力有望超过60次。

发射场加速扩容、火箭“排队上天”背后,离不开市场准入政策的赋能。2021年4月,《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明确提出“优化海南商业航天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支持建设融合、开放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这一举措意义重大。过去,我国主要火箭发射场一年发射次数为四五十次,且以满足国家重大发射任务为主,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火箭发射需求。“市场准入环境的优化,直接推动了国内首个以商业为导向的航天发射场投入运营,让广大商业火箭和卫星公司有了一个稳定可靠的发射平台,从研发制造、发射运营到应用服务的产业良性循环被打通,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由此驶入‘快车道’。”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发展部副部长许锡锴说。

市场准入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不仅仅是向企业开放火箭发射资源,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火箭运输、总装、发射审批等诸多环节管理举措都要和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许锡锴表示,允许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只是市场准入环境优化的一部分,背后还有对航天发射管理体制各个环节的梳理和优化。

《意见》提出,优化航天发射申报、航天发射场协调等事项办理程序,提升运载火箭、发动机及相关产品生产、储存、运输和试验等活动安全监管能力。许锡锴告诉记者,各方正在加快推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批流程。

如今,商业航天发射产业链上下游正加速向海南聚集,一批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项目在海南开工建设,多家商业火箭公司、商业卫星公司已签署产业投资协议。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投用,让火箭发射资源的易得性大大提高,为公司开展技术攻关、布局火箭发射回收全产业链提供了难得机遇。”海南星际荣耀航天发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宝海告诉记者,火箭回收后,还涉及检修、维护、试车等环节,“目前,相应的复用工厂、试车基地正在建设,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将陆续跟进。”

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26家卫星企业正加速落地。“我们将持续简化发射审批流程、提升发射场使用效率、推动产业链落地,培育壮大覆盖商业发射、星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劲松表示。

云南深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

以“全面体检”促进准入优化

本报记者 张 驰

“为什么同为热门旅游地区,某地新开办旅行社的数量却是零?”这一问题,是云南省在一次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中发现的。

“数据反映的线索,就是市场准入的潜在卡点。”工作人员深入调查后发现,因旅游市场净化整治,该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未按相关规定开展审批,影响当地旅行社准入经营。后来,经过线索收集、甄别和整改破除,该地依法恢复旅行社审批,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恢复活力。

开展效能评估,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重要一环,意在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考察各级行政主体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的进展,推动提高经营主体准入效率和政府准入管理能力。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指导两批10个省份开展效能评估试点,云南正是2020年首批试点省份之一。

效能评估,指标和方法要科学。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省份开展效能评估使用的指标体系由“全国通用指标+地方特色指标”构成。前者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制定发布,并实施动态调整,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个减分项指标,比如破除壁垒、行政许可审批效率、清单实施工作机制、经营主体意见反馈渠道等,权重为80%;后者由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编制,权重为20%。

评估中,云南省发展改革委通过部门协同,在省级层面将所需数据统一汇聚至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平台,同时面向全省经营主体发布调查问卷,将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

“效能评估是一次对市场准入工作的‘全面体检’,可以准确客观反映各地市场准入制度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准入壁垒排查整改和准入政策调整完善。”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最新一次评估中,云南全省效能指数为81.32分,效能指数连续3年稳中有升,超2.8万家经营主体给清单制度“点赞”。

以评估推动工作,云南一些地市持续推进市场准入改革。比如,针对民宿等新业态缺乏审批规范的问题,大理白族自治州积极探索民宿准营监管新模式。

“不同民宿规格不同,是按照旅舍、酒店审批,还是按照农家乐审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如果涉及餐饮等经营行为,审批将更为复杂。”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旅游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单纯因为“没批过、不敢批”就拒绝申请,既损害经营主体的主动性,也影响旅游行业活力。

哪些业态可以进入市场?大理州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过程中,联动6部门实现民宿经营证照办理的“五证一备案”联审联批,在州级和12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立了酒店与民宿综合服务窗口,经营主体只要提交一次材料,就由6个部门进行联审联批、同步推进。

接下来,云南省将坚持以评估推动工作。“省发改委正持续收集违背负面清单的线索,进行甄别、案例破除、成效总结和‘回头看’,在集中评估时将‘应破未破’、整改不当、反复设置壁垒等情况纳入整体评估中。”该工作人员表示。

【责任编辑:卢小凡】
返回顶部
Sitemap